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经验,真题分析及参考书详解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经验,真题分析及参考书详解缩略图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经验,真题分析及参考书详解

先跟大家说说首师大古代文学考研难度,从报名人数来说首师大古代文学难度还是挺高的,之前听学姐说每年的报考人数能够达到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经验,真题分析及参考书详解插图

四百到五百人的样子,竞争压力还是非常大的。而且从我的亲身感受来说,北京地区对于公共课还是比较压分的,而且首师大对于专业课判卷标准也比较高。

还有就是首师大是不保护跨考生的,跨考生即便进入复试也很容易被刷掉,当然除非你实力真的非常强,否则跨考上岸的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当然难度大归大,该考还是要考,废话不多说,上干货。

先说说复习参考书

710:《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版本不限;

《古代汉语》(第1册),王力,中华书局,1998年校订重排本;

《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邱运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08:《中国当代文学60年》,张志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外国文学史》(上、下册),郑克鲁,高等教育出版社,版本不限;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历代文学作品选》(6卷),朱东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文学理论》(第二版),文学理论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

《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邱运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文学理论基本问题》,陶东风,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修订版。

《李凡文学1000题》李凡文学教研组(第七版)这是之前学姐推荐给我的习题册,里面的题都很有针对性,涉及的知识点也非常精准,对复习提升很大。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系期中期末试题》其实也很重要,除了真题之外最能体现老师出题思路的就是期末试题了,很多同学容易忽略这一点。

710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以历年真题为重点

模块:古代文学、古代汉语、文学评论(各50分)

古代文学题型:诗词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

这一部分每一种题型都会出现许多重复的题型,我们在背的时候要有一个主次之分,哪些是需要我们一定掌握的,也就是历年真题中考得多的,出现得多的,重点背。而其他次要的就是参考书上出现的其他的,我们在背的时候,如果觉得时间不够,就多看几次,这样就能留个大概印象,知道这个名词是个什么意思,考试的时候也不至于什么也写不出来。

古代汉语题型:往年的题型比较固定,近几年的题型就变得比较灵活了,但是大致上不出王力本中的内容,题型虽然变化但是核心要点还是不变的。所以大家要把古代汉语一二册都尽量吃透。尤其是第一册。

书的内容分通论和选文两部分,通论部分有可能会考填空、简答题、名词解释,所以在历年真题的基础上把重点部分背一背。选文部分就是要把文章中的每一个字词都落到实处,也要会全文翻译,另外还可以自己把文章的标点去掉了然后自己进行句读练习,因为会有断句的题目。然后大家在翻看历年的真题的时候也会发现首师大出题也是有规律的,有一些重点篇目出得比较多,比如《孟子》《战国策》里的这些篇章,大家重点篇目重点看看,但是不是说其他的地方就不重要了,至少要做到这篇文章你能够读通读懂。

第二册其实我当时由于时间问题,没有给过多的时间,主要还是第一册,我大概来回翻看了有四遍,内容不说滚瓜烂熟,至少我心里当时不慌。

文学评论题型:这个题型其实说白了就是让你对诗歌或者小说等进行赏析或者解读,其中的核心点就是要逻辑清晰思路清楚,不仅要能够由表及里,从文本的外部特点到内部含义进行分析。外部特点包括这个文本它用了哪些手法,有哪些文学评论的术语可以用上去。内部含义就是这个文本里它包含了作者的哪些想法感情,或者是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

808文学理论与中外文学史

题型分配角度

文学理论与中外文学史这一门考试基本能分为四个大类的题型,包括了填空题、名词解释以及作品分析和综合分析。其中比较特别的是填空题,因为这个题型其实在各院校的考试中都不太常见,而且所占分值还不算低,一般都会有三十分。首师大的填空题的特点还是比较明显的,主要有下面这么几个特点:其一,覆盖面广且较为细致;其二,基础与梯度并存;其三,各科所占分值不太均衡,古代文学和文学理论所占比例较高;最后,真题依然有很高的复现率,这就要求我们统计并回顾以往的各科真题,这一点尤为重要。

对于填空题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复习方法,最好的方法就是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多留意一些基本的知识点,做出标记,并统计以往的真题。还有就是首师大的填空题通常都不是很难,只要复习的时候基础打牢填空题基本就不会丢分,否则在这里丢了分会很吃亏。

关于名词解释,一共有四道小题,基本上每一个学科都会覆盖一道。这就是说,我们每一学科都要背诵大量的名词解释,以数量和全面程度解决这道考题。但是问题在于,如果每一学科都做整理,一方面任务量太大,另一方面也一定会存在覆盖不到的地方。就比如首师大今年考的“精神奴役创伤学说”就难倒了很多人。故而,对于名词解释,我主张我们首先要明晰名词解释的书写形式,也就是把一个名词说清楚的格式。其次,我们没必要完全以某一份资料为标准答案,完全按照一份资料去机械背诵。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质量较高的资料为底本,结合其他的一些资料进行补充,最重要的是要落实在教材。

所以我主张前期细读教材的重要性。在第一遍阅读的时候,就可以用不同颜色针对各类题型作出标注。名词解释不用一个字不差的按照所谓“标准答案”进行背诵。我们只需要记住这个名词最为核心的采分点,结合名词解释的书写形式,进行自我组织,在考场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还会有很多发挥的成分,在今年的考试中,我把我知道的有关于这个名词的一切都按照一定形式组织语言,写了下来。总体的答题感觉还是很好的。机械记忆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住我们的思维。而且如果所有学科都进行整理、背诵并且与遗忘做斗争,那么一方面这会极度耗时,另一方面也会使效率和实际答题效果有所损失。

大家在第一次精读课本的时候一定要做好标记和笔记,如果可以的话最好再有一份优秀资料作打底,然后自己再适度进行补充,背会关键信息及采分点;并且学习名词解释的书写格式。考场上进行自主发挥,就足以应对名词解释这道题。

关于诗歌鉴赏

这一部分很多同学都觉得是比较好拿分的,而且还可以随心所欲的发挥,当然这种想法也并没有什么不对,不过大家要注意的是,诗歌鉴赏是最能考察一个人文学综合实力的方式,所以这个题型更加注重你的综合能力。在首师大的真题中这个题型的分值占比也是非常大的,不仅在710中占据了80分,还在808中也占据了50分。

以古代诗词鉴赏为例,如辛弃疾的《摸鱼儿》,我们首先就要明晰这首词与以往辛弃疾英雄词的风格并不相同,情思较为细腻,而且辛弃疾极好用典,那么在这首词里面,尤其是下阕那些典故,大家是都需要知道的。再有就是要考虑辛弃疾生活的那个时代对于词人创作这首词有什么影响,词人的人生哲学如何?他对国家对自身有什么样的态度,以及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这首词能否完美展现他这种地位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是需要我们熟记于心的,并不要求我们可以模块化的意义写明,但是在具体的行文和运思当中是一定要有所体现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又体现了,鉴赏题型对于我们行文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的考察。所以由此可见,貌似平淡的鉴赏题,需要我们大量的知识积累以及能力作为支撑。

此外,你还可以看一看袁行霈主编的《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尤其是上编,里面有好多诗歌理论,还有中国文学的一些思想问题。对于构建诗词鉴赏的理论思想是极为重要的。还有我建议,这类题型同文学评论写作一样,需要落实在笔头。否则理论将成为无本之木,你自己也体会不到实际操作的感觉,以及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在答题的行文方面,我需要补充一些点。具体如何去写答案,如何去组织语言,这是很关键的问题。在我看来,你的答案可以分成两种类型。对于篇幅较短的,你可以逐句分析,诗歌可以分成联,词可以分片;但是对于篇幅较大的,如首师大有一年就考察了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鉴赏,那么逐句分析显然是不合适的。这时候,就需要你总结出若干这首作品最为鲜明的几个艺术特征或者思想内容,进行提炼,在每一段句首写明。具体作品的内容可以作为观点的论据。对于《春江花月夜》这种调理较为清晰的长篇,也可以把作品分成几个部分进行分析。

总结一下,其实最好的复习方法就是不断的积累,以及循序渐进的体悟,这需要我们长期的努力。不过想短期内尤其是在冲刺阶段,也可以有所把握的,这需要我们善于总结,善于思考。归根结底这类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文学作品的敏感度以及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

先跟大家说这些吧,大家如果想节约收集复习资料的时间可以去某宝”木糖书屋“,真题、期中期末试题、李凡文学1000题等全套资料可以直接买到,价格还挺便宜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