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首发】2023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考研初试621艺术理论基础真题…(独家首创是什么意思)

【独家首发】2023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考研初试621艺术理论基础真题…(独家首创是什么意思)缩略图


【独家首发】2023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考研初试621艺术理论基础真题…(独家首创是什么意思)

|==

2023年清华美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已在今天落下帷幕。
同学们,你们辛苦了!
对于报考设计学、美术学、艺术(专硕)、部分非全日制方向等学科的同学,今年是专业一理论科目大变革的一年。2022年8月1日清华美院宣布“130500设计学”、“130400美术学”和“135100艺术”三个专业下的所有研究方向(含非全日制)第三科考试科目调整为“艺术理论基础”,这意味着设计类、造型类、艺术管理、美术馆博物馆、非遗、重大题材、书法等非全专业的史论科目试卷不再区分,统一命题,让2023年的考试充满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和挑战。昨天,这层神秘的面纱终于揭开,大家期待已久的“盲盒”终于露出真容。
从同学们集体协作回忆版的考题来看,今年确实和往年清美考研命题方式有了较大的变革,体现了清华美院对硕士研究生理论和专业素养的更高要求。本文将从考题复原、参考答案、答案解析、教学复盘、考前预判、明年复习规划等角度对《621艺术理论基础》试题进行一下可能的解析,既是对今年学习和教学的回顾,也是对明年备考和教研的展望。
考题复原
同学回忆版试题,细节表述可能略有出入
试题解析2023年清美考研621艺术理论基础考题的题型是名词解释、简答和综述。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是史论考试常见的题型,同学们应该不算陌生,只不过今年的名词解释从过去5分/题变成了10分/题,单题的分值有所提升,题量有所减少,和我们之前的预判差异不大。令人颇感意外的是论述题变为了综述题,特别是第一问要求考生以画图的形式进行作答,这在往年的理论科目考题中极少见到。从考题所覆盖的知识范围来看,今年的史论试题对考生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掌握具体的知识细节、图像细节,还要具备理论结合实际,结合自己熟悉的领域和专业,去分析材料、提炼观点、匹配案例、还原表达的能力。
part 1 名词解释
四道名词解释总体难度适中,“分离派”、“后现代主义”比较偏向于设计史范畴的知识,“风俗画”、“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之中”属于美术史范畴的知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名词解释不能完全照搬背诵的笔记,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和变化。
例如“风俗画”,首先应该对风俗画下一个定义——风俗画是指以人物为中心展现世俗风物为题材的绘画门类。说一下大致的特点——风俗画不太注重绘画主题的宏大与深刻意义,专注于表现人们真实生活,因此常常带有现实主义特色。然后再结合中、外美术史的具体内容去进行举例。
再比如“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之中”,首先应该指出这个说法是谁提出的,具体含义——绘画人物要想传神,关键是要画好眼睛。接着再结合顾恺之“以形写神”的理论进行补充和完善。
part 2 简答
两道简答题非常灵活,既关联到美术史、设计史中的人物,又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其中第一题侧重于美术史范畴,第二题侧重于设计史范畴。对于这类附有材料的简答题,基本的解题思路是:①仔细阅读题干,圈出题干设问的关键词;②阅读材料,把握材料的核心大意,提炼、转译材料的核心观点;③根据材料中的核心观点匹配艺术史中的相关案例。因此,哪怕不熟悉与题干和材料相关的背景知识,只要读清材料大意并进一步提炼出观点,也能很好地进行回答分析。
简答第一题题干的设问是对“蔡元培美育观的理解”,因此需要仔细阅读下段材料,抓取核心观点。材料中的核心观点是:
①美育可以代替宗教(莫如舍宗教而易以纯粹之美育),因为宗教有纷争,而美具有普遍性(盖以美为普遍性,决无人我差别之见能参入其中);
②美育的作用,一可以陶冶情操(陶养吾人之感情);二可以教育品德(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
其中第二个观点,我们很容易对应到一个知识点,即艺术的两大功能——认知和享受。在中国美术史里,人物画注重艺术的认知功能,强调绘画的价值在于兴成教化、借鉴贤愚,可以起到教育品德的作用;而山水画和花鸟画则注重艺术的享受功能,认为绘画的价值在于观道畅神、达情适意,可以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认识,就是蔡元培的美育观,虽然是在新文化运动背景下受到了西方美育思潮的影响,但是也是和中国艺术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
简答第二题题干的设问没有特别明确的关键词,因此也是需要仔细阅读下段材料,抓取核心观点。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善于抓住材料中的主要矛盾,这段材料涉及的信息很丰富,关键词有“美观性”“阶层”“经济条件”“大众”“社会”“政治”“手工艺”“复兴”,所以可能会有同学不知道这段材料到底想说什么,或者以为这段材料的核心观点是手工艺复兴。其实再仔细读几遍材料,会发现材料中的核心观点非常明确——艺术不仅要具备艺术自身的美观性(艺术是就其广义而言,涵盖了所有考虑美观性的劳动产品),还要考虑到艺术之外的社会因素(因而,在考虑美学问题时将社会的、政治的因素排斥在外也是不可能的)。这样我们就会对应到艺术理论中的“艺术自律论”和“艺术他律论”。艺术自律论强调艺术为了艺术,而艺术他律论强调艺术不仅为了艺术,还要为普罗大众、为人生百态、为社会发展、为生活服务。威廉·莫里斯的观点,显然属于艺术他律论的范畴。接下来就可以匹配相关案例,只要能够体现设计/艺术如何服务大众、服务社会都是跟这道题都是契合的。
part?3?综述题
综述题是今年清美考研史论科目考试的一个创新之举,也是让大家最意外的所在,首次要求考生在理论考试中结合画图的形式进行答题。首先应当认真审题,综述第一小题20分,要求“选择一件现当代的著名作品,用签字笔画出构图草稿和关键细节。”第二小题30分,要求“写出作品的名称、作者、年份、尺寸、材质,结合自身专业,谈一谈你选择这件作品的理由,600字以上”。
作品没有限制门类,所以美术作品和设计作品均可(但动画以外的电影、音乐、文学等作品就不太合适,不适合视觉手段表现)。但是作品限制了创作时间——现当代,即要从20世纪以后的作品中遴选,不能选用古代的作品。再有就是“著名作品”,现代的作品应该已被写入艺术史或设计史,当代的作品应该为人熟知,作者可能是知名艺术家或设计师。毕竟作为史论考试,手绘表达的基本功并不是重点考察对象,所以考生画出大体能够示意的作品草稿图即可,不用苛求精细完美。对于题干中所要求的“关键性细节”,这一部分是要在你第二问“选择理由”中以此为据进行分析的,关键性细节的呈现可以用画的的形式,比如在草稿图旁边对局部细节进行放大,表现造型或装饰上的微妙细节。也可以用文字注释的方式去表现“关键性细节”,比如注出关键部分的材质、颜色、图案等,也都是可以的。
第二小题首先要答出作品的名称、作者,年份如果实在记不起具体年份,可以模糊处理,如20世纪60年代等。尺寸能写就写,记不住编的不要太离谱即可(因为很多门类的作品,尺寸的概念并不严格)材质应该把主要材质写出来。对于“选择理由”,需要在绘制第一小问的草稿图时就要理清楚,基本的答题模式如下:
①背景、现状/痛点(作品问世之前,所在领域问题是什么,有哪些问题?背景是什么?)②创新点和突破点(与同时代作品相比,这件作品的创新点和突破点是什么?有哪些突破和独创性?)
③启发/影响/意义(作品问世之后,产生了哪些贡献?影响和作用?对所在领域有哪些推动或者启发等)
举几个例子,比如杜尚的作品《泉》:①现状/痛点(杜尚之前,艺术品都是经艺术家之手创作的);②创新(杜尚直接使用穆特公司生产的男用小便池作为展览艺术品);③影响/意义(开启了现成品创作和现代装置艺术的先河)。再如索尼公司出品的walkman:①现状/痛点(walkman问世之前,音乐是一种具有社交属性的公共娱乐方式);②创新(索尼公司致力于将产品小型化、微型化,创造了一种边走边听的耳机文化);③影响/意义(推动了个人电子消费产品和行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欣赏音乐的生活方式、创立了新技术时代的工业设计理念、塑造了全新的消费电子产品供应链模式、提升了用户的生活品质和乐趣,助推了音乐和生活的结合,极大促进了音乐市场的繁荣)。
具体细分的专业例子,落实到美术门类和设计门类,可谓浩如烟海,繁若星辰,这道综述题给了不同学科背景的同学较大的发挥空间,只要是在所在领域较为有影响力的作品均可,难度并不是很大,我们一直强调史论学习中,美术史和设计史的按图像记忆的思路和导向,并不过时。这道题考察的是大家各自专业的熟悉度和敏感度,同时也隐藏了一个鉴赏和审美趣味的线索,大家推荐和选择的理由会体现大家在专业领域的积累和修为,这一点是具体而细节的,结合图像,会一览无余。
梦清核心资料中的提示:看图记忆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每题作答150字以上)1.分离派(secession)
【参考答案】
“分离派”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奥地利的艺术、设计流派。当时一批艺术和设计家公开提出与正宗的学院派分离,因而得名“分离派”。分离派创办了刊物《圣春》,组建了“维也纳工坊”。设计代表人物是奥托·瓦格纳与约瑟夫·霍夫曼、科罗曼· 莫塞尔,艺术代表人物是克里姆特。其总体风格特色是造型简洁明快,注重简单的直线与自然主义形态的吻合,功能主义和有机形式的结合。分离派的探索令当时的设计界耳目一新,使得功能和装饰高度吻合。然而在工业生产极端发达的大环境下,却没有关心工业生产中的艺术问题以及艺术与机器生产的关系问题。而且造价昂贵,无法大众化。
2.风俗画
【参考答案】
风俗画是以题材划分的绘画类别名称,指以人物为中心展现世俗风物为题材的绘画门类。风俗画不太注重绘画主题的宏大与深刻意义,专注于表现人们真实生活,因此常常带有现实主义特色。在中国美术史上,风俗画从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开始发端,至宋代达到顶峰。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绘写了北宋汴梁城郊在清明时节喧闹的街市景象,画中人物多达五百余人,整幅画卷充满戏剧性情节和引人入胜的细节描写,是中国风俗画的代表。在外国美术史中,古埃及壁画已有展现人们世俗生活的内容。文艺复兴时期,风俗画逐渐作为独立的绘画门类得以独立,佛兰德斯画家老彼得·勃鲁盖尔便是杰出的风俗画家。17世纪的荷兰小画派也描绘市民阶层的日常生活见长,其中维米尔是代表性画家。19世纪以后的现实主义也经常描绘风俗主题。
3.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
【参考答案】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继现代主义之后的前卫艺术和设计思潮。后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风格叙事,最早出现在建筑领域。以多元化来对抗现代主义的“纯粹”,以现实的复杂性来对抗乌托邦式的“理想”,以历史的延续性来对抗先锋派的“颠覆”,是贯穿在后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一条主线。罗伯特·文丘里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他针对密斯“少则多”的箴言提出“少则烦”的观点。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基本特征是①历史主义和装饰主义立场;②对于历史动机的折中主义立场;③通俗娱乐性,处理装饰细节的模糊性。“后现代主义设计”以反现代主义设计艺术为思想基础,是一种对现代主义思潮的解构,但在设计实践中表现出复杂多样的特征,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和设计形式,流派纷杂,没有一个占主导趋势的流派或者思想。
4.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之中【参考答案】
“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之中”是中国绘画的理论观点,这一观点是东晋画家顾恺之提出的。他认为绘画人物要想传神,关键是要画好眼睛,而人物形体的美丑对绘画的意义不是最紧要的。这一见解符合顾恺之“以形写神”的绘画要旨,“形”指人物的形貌色彩,“神”指神气,是人物的思想感情。顾恺之认为,人物画的关键是“传神”,形是手段,神是目的。同时,写形是传神的基础,形象“有一豪小失,则神气与之俱变矣”。因此,以形写神实际上是要求绘画的神形兼备。“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之中”正是要求画家在力求形式基础上,通过对眼睛神韵的刻画,传达出人物的神态和气质。

二、简答题(共2题,每题30分,共计60分,每题作答400字以上)
1.根据下段材料的内容,简述其观点,并结合具体案例,谈谈你对蔡元培美育观的理解。
鉴激刺感情之弊,而专尚陶养感情之术,则莫如舍宗教而易以纯粹之美育。
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盖以美为普遍性,决无人我差别之见能参入其中。
——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原载《新青年》第3卷第6号

蔡元培先生
【参考答案】
据材料,蔡元培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他认为宗教和美育都有作用于人的情感,但是宗教容易引起人的纷争,而美感教育却能够陶冶人的情操,让人高尚纯洁,养成良好习惯,渐渐消除人性之恶。这因为美具有普遍性,不包含宗教的差别之见。
蔡元培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推动人物之一,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正是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如火如荼发展的时期,如何改造国民思想,如何接轨西方现代文明、寻找中国强大和进步的发展道路,是当时知识分子的宏愿。审美教育概念最早是由德国古典主义美学家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提出,深刻阐述了美育的现代性意义,将审美教育视为调和感性和理性冲突、克服人性分裂的重要途径。在某种程度上,西方的美育理念和中国儒家的礼教传统有相通之处,因此以蔡元培先生作为代表的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乐意接受西方这一美育理念。
蔡元培认为美育具备使人“高尚纯洁”和“陶冶情操”的功能,这也是中国传统艺术(美术)的两项核心价值。在中国美术史上,书画艺术的核心价值即儒家孔教影响下的兴成教化、鉴戒贤愚的价值观,它们对于国家统治和社会教化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谢赫《画品》中谈到“夫绘画者,莫不明劝诫,著升沉,千古寂寥,披图可鉴”。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提出“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都在强调美术起到教育扬善,助益人伦的社会功能。另外,中国书画艺术也强调观道畅神、达情适意的审美功能价值,这对于养成良好的个人修养、塑造和增添生活的高尚情趣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宗炳《画山水序》中将“畅神”视作为山水画的核心功能价值,苏轼提出的“画以适吾意”和倪瓒注重的“逸笔草草,聊以自娱”都在强调美术陶冶情操的审美功能价值。可见,蔡元培先生的美育观点既受到了西方美学家的影响,同时也是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土壤的产物。蔡元培先生对当时以及之后中国的美育思想、艺术普及、社会思潮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中国教育、文化、艺术、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富有开创性的贡献。
2.阅读下段材料的内容,并结合自身专业和案例,谈谈你的理解。
这里所说的艺术是就其广义而言,涵盖了所有考虑美观性的劳动产品。从前瞻性的角度看,条条道路通罗马,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生活、习惯以及抱负都建立于大众生活赖以存在的经济条件的基础之上;因而,在考虑美学问题时将社会的、政治的因素排斥在外也是不可能的。
——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手工艺的复兴》
【参考答案】
据材料,威廉·莫里斯认为艺术是考虑美观性的劳动产品,但艺术不仅要考虑美,还要考虑大众、社会、政治等因素。在艺术理论中,艺术自律论强调为了艺术而艺术,艺术他律论强调艺术不光为了艺术,还要为生活、为人生、为社会服务。威廉·莫里斯不仅是艺术家,还是一位社会主义者,他的观点正是艺术他律论的典型。
威廉·莫里斯领导的工艺美术运动,强调使用手工艺去抵制机器,去创造富有美感和灵性的工艺产品,来代替工业批量产品的粗鄙和简陋。然而,莫里斯强调手工艺并不仅是为了恢复产品的美观性,他更看到了美观性之外的社会问题,即机械化的生产模式不仅让产品粗陋,还让工人大众沉沦,被机器奴役造成人的异化。因此,工艺美术运动兼备艺术追求和社会改造使命,艺术追求是让劳动产品具有艺术感,社会使命是将工人从机器的奴役中解放出来,通过更有创造力的工作,恢复工人劳动的喜悦并且实现艺术为大众服务的目标。只可惜,由于手工艺在效率上的先天不足,工艺美术运动没有最终完成它为大众服务的社会使命。
在中国,艺术为人民、为大众、为社会服务的使命更加突出。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的艺术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习主席视察清华美院时也强调“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当下,艺术的使命之一是助力乡村振兴,艺术在介入乡村振兴时,不仅要考虑到艺术本身的美观性问题,也要考虑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和创作。《梦想改造家》综艺节目中陶磊为老农设计的房子是一个反面案例,设计师只考虑到了建筑的美观性,却没有考虑到对老农而言建筑的实用性、接受度和舒适度。而中国美院宋建明老师对于浙江舟山群岛的嵊泗列岛的色彩规划营造是一个成功范例,他从土地与传统民居提取出一组典型的色调,并根据当地的渔村建筑聚落和山体关系营造了一个渔村新景观,受到了当地渔民和游客的共同欢迎。因此,艺术与设计需要聆听时代所需、解决社会所需、满足人民所需,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才能肩负起更多的社会使命,实现更大的艺术和设计的追求和理想。

三、综述题(共1题,共计50分)
①选择一件现当代的著名作品,用签字笔画出构图草稿和关键细节。(20分)
②写出你所选择作品的名称、作者、年份、尺寸、材质,结合自身专业,谈一谈你选择这件作品的理由,600字以上。(30分)
?【参考范例】

参考示例
名称:sk4型收音机(白雪公主棺) 作者:汉斯·古格洛特,迪特·拉姆斯年份:1956 尺寸:24cm×58cm×29cm 材质:白色金属、透明玻璃塑料、木材理由:
sk4型收音机是由博朗公司出品,汉斯·古格洛特和迪特·拉姆斯设计的著名作品,它突破了同时代收音机的刻板风格,开创了带有鲜明博朗特色的极简风格,其设计理念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早期收音机设计常有三种基本思路——古式、隐藏式和乌托邦式。古式是将收音机放进一个仿古的机箱,隐藏式是将收音机藏在一个毫不相关的家具里,乌托邦式是将收音机设计得更加酷炫。在当时,要么大多数收音机的外壳用木头做成,有很多额外装饰,显得十分老旧。要么是像雷蒙德·罗维和贝尔·盖迪斯设计的收音机,具有华丽色彩和流线的外观,显得十分张扬。sk4型收音机并没有走其中任何一条设计路线,而是开创了一种简约、低调、务实的设计风格。
(一)视觉简约
sk4型收音机在造型上并没有选择圆滑的流线体,表面也没有任何的装饰,完全以简约单纯的几何形体为基本轮廓,包括在操作界面和按键设计都采用了基本的几何形态,它们错落有致地排列。在材料选择上,机身正面主体使用白色金属,机盖使用透明玻璃塑料,用最合适的材料最大程度保证了音质。而机身侧面使用了木质镶板,又增添了生活感和亲近感。材料赋予了颜色,sk4型收音机的主体色调是白色,沉稳、理性而又优雅,同时侧面的暖木色又补充了生活感和亲近感。
(二)操作易用
博朗的极简主义设计,其极简不仅体现在视觉上,还体现在功能上。这要求设计应该去除繁琐,去掉不重要,留下重要。sk4型收音机表面部件全部简化为圆形或者长方形,没有不必要的曲线和折线。同时整合操作界面,让唱臂、唱机转盘和控制开关全部置于机身的顶部,规矩平齐排列,使用者不必弯腰俯身操作,透明的机盖让操作界面一目了然。
sk4型收音机是博朗设计哲学的代表,迪特·拉姆斯等人的设计思想影响至今。他强调设计的“好用”既体现在产品本身的功能上,也体现在用户的操作体验上。拉姆斯和博朗在要求产品拥有高品质和先进技术的前提下,控制其功能,不把技术变为炫技,强调产品的“自我说明”,即使用者不需阅的说明书便可凭直觉操作。在这里,协调、简约的功能属性赋予了产品美感,达成了好用与好看的完美平衡。今天以苹果为代表的电子科技公司依然在践行这些设计原则,手机、平板、电脑等大多数产品都致力于视觉简约和功能易用,这便是博朗设计哲学的影响力。
由于专业众多,我们就不一一举例说明。
教学复盘和重点覆盖2023清美考研《621艺术理论基础》的考题出来后,没有超出我们之前在暑假时候的教学研判,绝大部分的考察内容在梦想清华不同阶段的史论课堂上均有涉及。名词解释的所有考察
【独家首发】2023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考研初试621艺术理论基础真题…(独家首创是什么意思)插图
题目在春季班、暑假班、国庆班、高分班都有重复和作为重点讲过,一些题目在考前安排的模拟试题上也有具体体现。甚至在我们考前3天发给大家的《考前提示》文档,大部分考点均有涉及。
考前三天提示文档原文、确实放心不下,考前紧急补刀
梦清核心笔记,重点标注
梦清史论春季基础班和暑假班课件内容
梦清暑假班史论课堂上课场景
比如风俗画,在考前的模拟试题3中特别让大家按照简答题的要求练习了宋代风俗画的内容。
梦清第三次模考试题
中外美术史考前提示文档再次提示
在考试中,一些名词解释可能会略有变动,比如“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之中”这一句话原本是“顾恺之”名词解释中的具体内容,这次内容升级成为了题目,同学们应该灵活变通,把之前掌握的知识调整重组成为新的答案。
梦清《中外美术史》网络课程重点讲解知识点
梦清中外美术史考前提示文档
答题的作答思路在近两年的史论考题中已然不是“名词解释升级版”的答法了。通常会附带一段材料或者图片,让考生分析材料,提炼出核心观点,然后将材料的观点匹配具体的知识案例进行阐述。因此,同学们只要充分解读了材料信息中的艺术观点,就能找到课堂上讲过的知识案例与之匹配。
简答第一题的材料出自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这一知识点梦想清华在暑假补充《中国美术史》课程以及国庆班《艺术概论》版块课程段上都有涉及。即便同学们对于材料背景不熟悉,如果上过梦想清华专题精讲班的同学也是能够解题的。专题精讲班讲过“艺术的功能”专题,指出艺术有认知和享受两大功能。我们甚至在考前第二次模考中,简单题专门考察过中国绘画的价值。
梦清621第二次模考试题
梦清课件
具体到中国美术史上,人物画的功能是教育鉴戒,山水画、花鸟画的功能是陶冶情操,这分明对应着材料中美育使人“高尚纯洁”、“陶养感情”的功能观点。
简答第二题的材料出自威廉·莫里斯的《手工艺的复兴》,材料的核心大意是艺术不仅要考虑美,还要考虑大众、社会等问题。威廉·莫里斯领导的“工艺美术运动”是现代设计史的重点内容,我们在课堂上反复提到工艺美术运动兼备艺术使命(恢复产品的美感)和社会使命(恢复工人劳动的快乐,让艺术为大众服务),这点可以拿来作为例证分析。再有,专题精讲班也讲过“艺术与人民”专题,补充了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威廉·莫里斯是社会主义者)以及艺术设计为人民、社会服务的大量案例,这些案例都可以用到这道题目中去。
梦清621考前提示文档
梦清模考第二次试题
梦清国庆班课件
综述题型在今年确实是一个较大的考题创新,虽然我们没有直接讲过或者预判这类题型,但是在课程中课件所涉及到的现当代艺术、设计作品,很大一部分都可以拿来作为选择阐述的对象。在核心笔记和课程课件上,我们都注意补充高清、大量的作品图像,强调同学们注重图像记忆,今年的考察了对具体作品图像细节的呈现也暗合了我们一直倡导史论科目必须专业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避免空对空的纯理论性研讨、以理论促进专业实践学习的教学思想。
站在考后的节点,回顾我们全年的课程安排和教学设计,我们自我评价我们的教研团队的课程的设计和安排是足够、合理、科学而有效的,我们之前面对考试变革的课程优化和迭代补充是恰当而正确的,尤其是应对清美考研这样一个特定目的内容教学,既有当下现实的功利性的提分需求,又有为未来学习研究打好基础的普适性教学理想,我们的课程内容达到了内容饱和攻击、重点全面覆盖、考点突出强调、素养系统支撑、能力全面提升的预先教学要求。既不盲目扩大复习范围,无谓的增加大家的复习负担,又不遗漏考试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可以说是恰到好处,恰如其分。这一点上,我们是有自信和把握的。当然,我们自己说了不算,大家说的才算,希望大家也对我们的教学和课程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一起做到更好。
我们深知,我们并没有办法在某一个课程段中完全覆盖所有考点,但是纵观全年的课程内容,相信如果系统跟随和踏踏实实按照我们的教学要求来学习,应对今年的考试可以说是绰绰有余的。
我们深信,优异的成绩是教学相长的结果,是我们广大优秀的同学和卓越的老师们一起创造的结果,基于对于大家的了解和课程的训练安排,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今年的好成绩和收成,我们是有十足把握的,是绝对可以期待的。
因为我们的同学和老师真的是最棒的!
考试趋势和备考建议2023年清美考研《621艺术理论基础试题》反映出清华美院在史论科目考察模式上,对实践型专业(设计学、美术学、艺术)和理论型专业(艺术学理论)的进一步细分和优化的特点和导向。621艺术理论基础是实践型专业的史论试题,非常重视对“艺术、设计理论知识如何指导和促进、应用与落地于专业实践”这一宏观的教学思想,任何行为都是思想的外化和结果,注重考生的对理论知识的学以致用和融会贯通。虽然考题灵活开放,变化无常,并不意味着考生临时抱佛脚式积累一些艺术理论知识和所谓“万能”案例就能取得高分,今年保留了名词解释这一题型,也在提醒我们同学们还需要扎扎实实地把美术史、设计史的基础知识学习掌握,才能确保这基础的40分到手。
今年考题设计的用意可能是这样的:
①名词解释:考察学生的基础史论知识,筛选掉那些基础不牢、投机取巧、只背万能案例的考生;
②简答题、综述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学以致用能力,筛选掉那些死记硬背,缺乏分析能力,不会灵活变通的学生。
明年的考题会不会延续这一题型和模式,我们并不好去揣测,但是对于史论科目的学习和教学,我们的理解和指导思想是一贯。千变万化的是考题形式和题型,不变的是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积累要求,一切高分的都是我们扎实学习、脚踏实地的学习基础知识、而又融会贯通、灵活结合到专业实践的自然反应和肯定回馈。我们并不是依靠押题和猜测去提高大家的成绩和分数。
因此,对于2024年的考生来说,上半年的学习应该侧重于“史”,认扎扎实实地把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国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现代设计史等版块内容扎实学习一遍,整理笔记,认真背诵。下半年的学习应该侧重于“论”,学习论述和简答写作,积累专业和专题的案例,图像记忆表达和理论素养兼备,将知识灵活运用到不同的试题类型中去,才是我们取得史论科目高分的不二法门。才是我们稳稳拿下史论科目高分的必由之路。
希望我们的些许努力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希望我们的课程可以为你的清华梦奠基!
希望我们的课程可以为你的专业学习更高维度的突破和升级奠基!
希望我们的相遇,可以为你更美好的人生奠基!
最后,祝愿各位已考完的同学能够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继续准备复试环节的内容,不断披荆斩棘,乘风破浪,最终圆梦清华,抵达更远的舞台。
也提醒准备迎战2024年清美考研的同学能够尽早 ,接棒第一。
2024年,让我们一起突破自我,再创佳绩!
爱你的梦清团队2022年12月26日?
于北京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京ICP备18012533号-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