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北京大学614伦理学原理考研经验真题参考书…
【 】2022年北京大学614伦理学原理考研经验真题参考书…
|==考研参考书目
北京大学614伦理学原理没有官方指定的考研参考书目, 根据专业老师指导及历年考生学员用书,推荐使用如下参考书目:
《信伦理学》王海明 华商务印书馆
《底线伦理》 辽宁出版社 何怀宏
《新编伦理学教程》 北大出版社 魏英敏
《中国哲学大辞典》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方克立
《中国伦理思想研究》 上海人民出版社 张岱年
《西方哲学简史》 北大出版社 找敦华
建议:
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重难点知识梳理
北京大学614伦理学原理暂未提供考试大纲,但 的课程中总结了复习的大体方向,考试重难点知识梳理内容如下:
第一章伦理学的对象、方法与任务
1、伦理学是一门关于道德
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调整人和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3、道德现象就是指人类现实生活中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用善恶标准去评价,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持的一类社会现象。
第二章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1、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2、社会关系的发展,为道德的起源提供了直接的基础。
3、道德本质就是指道德作为道德而区别于他物的根本性质,是道德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和道德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规律性的总和。
第三章道德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
1、道德的结构模式指道德作为在普遍依赖于社会经济条件基础上形成的系统,其内部各构成要素遵循某种关系并相对稳定的整合形式。
2、道德是人把握现实世界的特殊方式,它的总体社会功能即反映功能和调节功能。
3、道德运行机制指道德作为系统基于内部构成要素之间的有机关联性,以及同外部诸因素之间的有机关联性,而形成的因果联系和运转状况。
第四章 道德的历史发展及其规律性
中国传统伦理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重人伦关系和人的价值,以民为本。
重视整体观念和民族大义。
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
重视人生理想和人格、情操。
第五章 道德原则
道德原则的核心议题是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问题。
集体利益是指以无产阶级为核心,由全体劳动人民组成的利益集团,在政治、经济、精神文化诸方面利益的总和。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辩证统一的,集体利益具有至上性。
自我牺牲体现了道德的必然性和道德崇高性。
第六章道德规范
理解道德规范的客观性和主观性。
黑格尔“真实的良心”。
第七章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及道德要求的层次性
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结构:
公共生活领域的一般道德规范。
家庭生活领域、职业生活领域的特殊道德规范。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
社会主义社会的最高道德规范。
第八章职业道德
1、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规范的总和。
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新特征: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内容具有人民性。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灌输性”。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树立新的劳动态度。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独立的规范体系。
第九章爱情、婚姻和家庭道德
1、恋爱道德的基本内容。
2、社会主义家庭的道德建设。
第十章人生观和人生价值
人生观是人们对于人生目的、价值和道路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第十一章 道德选择
道德选择是一种特殊的社会选择,是人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根据某种道德标准在不同的价值准则或善恶冲突之间所作的自觉自愿的选择。
第十二章 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
1、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是个体道德的两个基本方面。
2、道德行为和一般行为的区别。
3、道德行为的基本特征。
考研真题
以下为北京大学614伦理学原理考研历年真题回顾:
北京大学2002年伦理学真题回顾
名词解释
1 离坚白 2 淮南格物 3 万理具于一心 4 通为天下第一要义
《今年和去年都考了一段给原文标点,翻译和评述》先秦的
西哲
名词解释
1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 2 柏拉图的回忆说 3 洛克的白板说 4 奥古斯汀的神正论
论述题
1 比较霍布斯和洛克的社会契约思想
2 柏拉图的四线段比喻与他的理念论的关系
建议:
认真分析历年试题,做好总结,对于考生明确复习方向,确定复习范围和重点,做好应试准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分析试题主要应当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命题的风格(如难易程度,是注重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还是发挥能力,是否存在偏、难、怪现象等)、题型、题量、考试范围、分值分布、考试重点、考查的侧重点等。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并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既可以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待改进;又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考研经验
由于目前考研竞争激烈,而公共课的成绩差距不易拉开、专业课的成绩则可能差距较大,因此公共课过关后专业成绩的高低就成为影响录取与否的关键因素。同时,从录取的实践来看,是否跨专业并不对专业课成绩的差距有显著的影响,许多状元都是跨专业报考者,所以专业课是可以通过比较得法的复习取得较高成绩的。
专业课程五花八门,每个人的专业基础又千差万别,不可能有一种统一规范的复习方式。不过在考察专业试卷的基础上还是可以提出几个注意点。
绝大多数专业试卷都由两大部分构成:“死”的和“活”的。前者主要以名词解释、概念辨析、填空、简答等形式考一些专业方面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分值不超过50%,难度通常不超过本科课程考试的水平,对绝大多数考生并不构成威胁,一般都能获得基本分数。后者则要难一些,往往以材料、论述等形式考查专业综合素质,题目通常跨章节,并且常与现实生活或当前学术界的理论研究有关。比如说要求对某个重大经济问题或经济现象进行理论分析,或者要求对当前法学界某个热点问题进行评述。分数也就是在这部分拉开了档次。
平心而论,多数专业试卷其实不难。不过,准备起来却很头疼,一是复习内容太多,而且重点不清;二是对“活”的问题不能确定答案。因此,专业课的复习主要就是解决这两个问题。
1、及时配备所考科目的最新专业书籍和过去几年专业试题。下一步工作就是详细整理专业课程的逻辑结构,然后对照专业试题,看看曾经的考试重点落在哪里,并揣摩其命题思路和动机。通常反复出现的考点和尚未出现的考点成为今后命题对象的概率很大,因为前者可能是专业“兴奋点”,后者则填补空白。
2、尽量确认考试出题范围。上面通过研究分析历年考题摸规律的方法很不精确,而且一旦命题教师更换,可能吃大亏。广泛地咨询该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有助于了解最新情况。最好的方法还是打听出命题教师,然后争取旁听其授课。
3、落实问题的答案。专业考题一般都不附标准答案,全靠自己琢磨可能会有偏颇。比较好的方法是直接请教老师;退而求其次可以去请教已经通过考试且成绩较高的研究生,并且应该多请教几个,争取全面一些。
4、专题整理。专题整理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对付试卷中比较棘手的简答题和论述题。不仅可以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专业知识的系统化和融会贯通。根据一些重要的原理性知识,结合当前热点问题,为自己列举出一系列问题,然后从教材及专业杂志中整理答案,有可能请教学长或导师,力求答案尽量完整、标准。整理完后,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拿出来温习一下,看是否又产生了新的答题思路。
5、对出题老师保持关注。能够得到当面请教的机会更好,不行的话也要打听到该师的主要的学术观点、重要的专业论著(如博士论文等),仔细研读,争取把握其研究“兴奋点”,也就往往摸到了考查的重点。如果不幸确实不知道谁出题,那就只好将几个重要的专业老师都列入关注范围。
最后 老师提醒大家,上面这些建议虽然很重要,但前提是必须全面、系统地把握专业内容,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